2006年启动的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修订已历时近20年,这项令公众热切关注的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有何新进展?1月9日,出版方中华书局专门借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之机进行了全面介绍。
目前,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修订本已陆续完成十四种,即《史记》《旧五代史》《新五代史》《辽史》《魏书》《南齐书》《宋书》《隋书》《金史》《梁书》《陈书》《周书》《南史》和去年8月在上海首发的《北齐书》。虽说只剩10种,但很多都是体量巨大的“大部头”“硬骨头”,合计达到168册。另有《清史稿》48册也在紧锣密鼓修订中。
《晋书》可望今年推出
目前“前四史”中只修订了《史记》,其他三部进度如何?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主任胡珂介绍:“前四史”的历代抄本、刻本数量众多,点校工作难度大。120卷、270万字的《汉书》在北京大学吴荣曾和北京师范大学汪桂海接力主持下已交初稿21卷。120卷、230万字的《后汉书》在山东大学文学院赵生群、杜泽逊主持下,版本校工作已接近完成。65卷、100万字的《三国志》由复旦大学吴金华和其子吴葆勤承续主持,目前已交定稿9卷,预计2025年内交齐全稿。
130卷、190万字的《晋书》由北京大学罗新主持,定稿会已召开,有望在2025年推出。
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介绍,322卷、500万字的《明史》由南开大学南炳文主持,于2018年正式启动编校流程,陆续进入定稿工作。全书现有15000多条校勘记。“编辑部的工作,是对全书的校勘记要进行逐一复核。”俞国林以避讳字问题为例,如雍正的名讳是爱新觉罗·胤禛,“胤”字用“印”“引”“孕”“尹”“允”“荫”等字替代,需要逐卷检查各项内容、增补大量校记。“《明史》体量大,材料多,记载纷呈,考校不易。保守估计,我们还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。”
修订本在校勘理念、校勘版本等多方面全面提升
有读者提问,近年陆续出了《梁书》《北齐书》等修订本,但《北史》修订本没出,为什么可以说南北朝断代史全部出完了呢?
有读者问,“二十四史”原本有很多的干支错误,修订版在遇到这类问题时,如何勘误?胡珂表示,干支错误的确非常常见,通过今天的历法考证推算,或者根据史事互相对照,都能发现这些错误。但是否都据以改动史文,是必须认真区别对待的。部分干支如“己”“巳”“乙”确实因形近而容易在流传过程中讹误,这种情况可在有版本依据的时候改字,还有许多是修史过程中的错误,对各家有关考证都要逐一复核文献,界定致误的原因,并有区别地决定改或不改、出校或不出校。
修订本比原来的点校本有哪些提升?俞国林介绍,修订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对原点校本做一些规范体例、修改编校错误,与上个世纪的点校本相比,修订本在校勘理念、校勘版本、文献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进步,挑战极大。例如,《史记》修订,原点校本是不设校勘记的。修订本在点校本基础上,对底本、通校本、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,凡改皆记,共出校勘记3400多条,约30万字。
胡珂表示,出版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修订本的根本目标,是为了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文本更准确、学术含量更高的出版精品。所以未来也会根据读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种需求,开发包括平装本、缩印本、简体横排本等相应产品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新近发布的《中国城市运营指数报告(2024)》指出,2024年,中国土地财政风险城市增加,城...
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外贸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。在当前全球经贸投资低迷的...
回望令人感慨、难以忘怀的2024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。点赞无数为梦想...
在2025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,全球第七大汽车技术供应商FORVIA佛瑞亚集团公布了其车...
1月9日晚间,西子洁能发布业绩预告,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4亿元—5亿元,同比增长633%...
“整车智能闭环”正在成为智驾竞争的新高地。目前,比亚迪的璇玑架构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效融合...
近年来,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在冬季前往温暖地区过冬,形成“候鸟式养老”的生活方式。新年到来,广...
自动充绒精度达零点零一克,羽绒服也讲究“科技范”】寒冬已至,气温骤降,羽绒服、羽绒被等是抵御...